近日,一则关于口腔知识的热搜---“牙周炎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刷爆网络,引起全网关注。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牙周炎和老年痴呆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科学家们给出了答案。
《科学》子刊:牙周炎细菌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实锤
口腔疾病中牙周病(牙龈出血、肿疼、牙齿松动、移位、口臭、牙缝大等)能引发多种身体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约有10%-30%与口腔感染有关;患者口腔的反复感染会造成慢性肾小球肾炎;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硬化、心肌梗死、脑猝死等)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假如发生牙痛,会造成血压升高,导致冠心病发作,甚至发病死亡。有牙周病时,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难控制,需增加药量。牙周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是健康者的1.3倍。牙周病患者口腔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储存库,而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胃溃疡的致病菌。牙周病患者发生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是3.95%,而一般人群发生率是0.66%。产妇患重度牙周炎者产生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比牙周健康者高7.5倍。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显示:35-44岁年龄组的牙龈出血率高达87.4%,牙石检出率96.7%,牙龈出血检出率比10年前上升了1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我国中年人中有九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而且成年人每天2次刷牙率仅仅为36.1%,很多人连基本的口腔卫生清洁也没做到。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简单的做个比喻,牙齿好比树木,牙槽骨好比树木周围的泥土,牙周炎就是树木周围的泥土流失。
牙龈红肿
牙龈流血
牙龈萎缩
持续的口臭
牙齿间出现缝隙
一颗或多颗的牙齿掉落
牙龈疼痛、搔痒或其他异常状况
我国牙周病发病率高,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往往伴随多颗牙缺失、松动、牙齿移位、牙列不齐等问题,其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牙周治疗与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口腔种植以及口腔正畸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牙周病治疗的目的是为患者重建一个健康的牙周环境并恢复一个功能良好的牙列。分牙周病的基础治疗、牙周病的手术治疗、牙周病的修复治疗阶段和牙周支持治疗4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本阶段的目的在于运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症。此阶段亦称病因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生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刷牙方法指导,做好日常口腔护理,利于牙菌斑的控制。
(2)施行洁治术、根面平整术以消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
(3)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充填龋洞、改正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等,还应做必要的牙髓治疗、纠正口呼吸习惯等。
(4)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或预后极差的患牙。
(5)在炎症控制后进行适当的咬合调整,使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
(6)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7)发现和尽可能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如吸烟、用药情况、全身病的控制等。
第二阶段:牙周手术治疗
一般在基础治疗后的再评估中对牙周情况(包括袋深度、牙石菌斑控制情况、牙槽骨形态、牙松动度等)进行全面评价。
此时如果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且探诊仍有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时,则一般均须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翻瓣术、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等。
第三阶段:修复治疗阶段
修复治疗虽不属于牙周病学的内容,但它是牙周炎治疗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永久性的修复治疗,以及在修复缺牙的同时固定余留的松动牙。一般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开始进行。此时牙龈的外形和龈缘位置已基本稳定,可进行永久性固定修复或可摘式义齿修复,必要时可同时固定松动牙。对于牙排列不齐或错者,也可进行正畸治疗,以建立稳定的平衡。
第四阶段:牙周支持治疗
也称维护期,这是正规的牙周系统性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牙周疗效得以长期保持的先决条件。在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无论是否需要手术和修复治疗,维护期即应开始。
维护好口腔健康,就等于降低了老年痴呆患病率。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好牙周病的预防呢?牙周医生给出以下4点护牙方案:
供稿:高艳红
编辑:杜卿弟 校对:刘 行
审核:高艳红 监制:钟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