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41—42)

发布时间:2024-04-12

4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这是对未来我国城市发展提出的重大要求。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21年末已经达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9亿人,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7座,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14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城市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表面轻内涵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城市建设不顾客观条件,好大喜功、贪大求洋,过度占用土地和水资源,破坏传统城乡风貌。有的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职住严重分离,造成巨大的通勤成本。有的城市缺少必要的排水、防洪、抗震、应急等设施,在自然灾害面前极为脆弱。有的城市管理粗放,基层治理能力薄弱,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时措手不及、手段简单粗暴。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继续推进,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预计还将有2亿左右人口进入城市生活。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切实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人口密度不能无限提高。2021年末,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仅6.24万平方公里,即全国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1/160的国土面积上,城市平均人口密度达1.5万人/平方公里,明显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的适宜水平,总体较为拥挤,特别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密度明显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长期看需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城市之间既要加强互联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我国有1800多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使之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强防洪排涝、抗震应急、公共卫生、地下管网、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提升托幼、养老、家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有效改善居民生活品质。要大力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加快建设现代城市社区,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


4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我国贸易、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2013年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0年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一位。2021年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达15.1%。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比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汽车、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32个,区内企业建设海外仓超2000个。贸易伙伴不断增多,市场布局日益优化,已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由贸易协定,其贸易额占比达我国贸易总额的35%。2021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20.9%。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3.4%,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对外贸易仍大而不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进一步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的重要性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打造更多开放新高地,搭建更多开放合作新平台,有利于充分开拓全球市场,高效利用全球资源,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水平,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动力。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进一步释放贸易业态模式创新活力,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开创开放合作、包容普惠、共享共赢的国际贸易新局面,有利于加快实现贸易领域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回归,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国内综合要素成本上涨,我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外贸优化结构、转换动力,有利于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撑。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我国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位、服务贸易稳居全球第二位,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位,我国已成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坚持互利共赢,提升贸易领域开放合作水平,有利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深化与贸易伙伴利益交汇,以中国开放促进世界共同开放,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必须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提升贸易平台服务能力,培育贸易发展新动能,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安全水平创造更好经济环境和基础条件。

推荐新闻